温馨提示:部分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
张伟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会长主任药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2006年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曾先后担任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副所长、北京市卫生局药政处副处长、北京市药品检验所所长、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国家药典委员会秘书长。
-
王越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监管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博士,曾任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历任江苏省药品安全总监、江苏省药品认证中心主任、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江苏省药物滥用监测中心主任、江苏省医药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等专业职务。中国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NDPE)研究员、《药学进展》副主编、《药学与临床研究》副主编。
-
Desmond Hunt 博士美国药典委员会科学部门通则资深首席科学家Desmond Hunt 博士是美国药典委员会科学部门通则资深首席科学家,负责协助USP“包装、储存与流通专家委员会”、“制剂专家委员会”建立公共标准。他与工业界、学术界、监管机构和其他科学组织紧密联系,致力于药典通则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超过20年的丰富科研经验。在加入USP之前,Hunt博士是美国马里兰毕士大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他领导了多项开发和建立用于药物包装系统材料公共标准的研究。Hunt博士同时也是产品质量研究所包装和可提取物和浸出物工作组成员。Hunt博士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
马玉楠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化药药学二部部长主任药师,二级教授。从1992年起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工作,一直从事药品的技术审评工作,曾任药审中心化药药学一部/二部部长,率领团队进行化学药创新药,仿制药,补充申请,进口药,再注册申请的药学专业审评工作。参与过多个创新药,仿制药学技术指导原则的撰写,对包装与药品的相容性研究较深,组织发布过三个技术指导原则,参与过三部专著的翻译和撰写。 任国家药典委第10-12届委员。
-
金方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PI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剂学硕士、博士,美国VCU大学博士后;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联合国MCTOC委员、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第九、十、十一和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金方博士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及其重大品种产业化的研究,积极参与国家药用吸入气雾剂氟利昂替代的相关政策制订,是2000版、2010版、2015版、2020版中国药典吸入制剂相关通则与测定法的主要起草人,全程参与我国经口吸入制剂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和标准建立过程。
-
纪炜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资深会长、苏州工业园区汇毓医药包装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资深会长、苏州工业园区汇毓医药包装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
-
陈仙霞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曾历任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原国家经贸委副处长、处长,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
王学恭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曾参与国家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和数个医药行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组织编制了《中国制药工业智能制造白皮书(2020版)》和《中国制药工业EHS指南》,致力于推动制药行业制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
施燕平原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94工作组专家;全国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长期从事药包材及医疗器械产品的评价研究、检测、标准化及质量管理,组织并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
-
万敏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正高级工程师,任国家药监局卫生材料及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医疗器械检验、科研及标准化工作,主持制定ISO 8536-15:2022国际标准,牵头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参加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参与《药包材稳定性评价指导原则》、《预灌封注射器相关通则》等国家药典委项目,编著《ISO/TC76医药包装国际标准汇编》、《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解读》等。
-
王彦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院长药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化学药专业委员、第十一届药典委员会包材与辅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二届药典会药包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学会理事;第二届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检测专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外聘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药》《药物分析》杂志编委,《上海预防医学》副主编。
-
俞辉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药品包装材料检验中心、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品包装材料所所长曾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浙江药品包装材料检验中心、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品包装材料所所长,浙江省药品接触材料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任药师。 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囯家药典会药包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分析杂志编委。现任浙江省药品食品包装药用辅料行业协会秘书长。 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熟悉发达国家药包材管理的现状和药典要求。
-
侯鸿军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医学硕士学位,副主任药师,现任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监管处处长。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各类药学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或独立完成医药学专著5部,参与《中国药典》成立60年大会报告的撰写和《国家“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的制定等工作,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拥有发明专利2项。现担任西安医学院、广东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并担任陕西省药学会、陕西省药理学会和陕西省保健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常务理事或副主任委员职务。
-
贺瑞玲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专家原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药用辅料和包装材料检定所高级工程师,在职期间专门从事药包材及药用辅料的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对照品的研制以及药包材产品的审评等工作。参与了《国家药包材标准》、《中国药典》药用玻璃容器指导原则及检测方法的起草和修订。任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标委会副主任委员。
-
张毅兰国家药监局药品包装材料科研检验中心原副主任 国家药监局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医药包装协会副会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药审中心药包材评审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包材专家、长期从事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检验和研究、药包材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各种剂型药物和各类药品包装材料(玻璃、塑料、橡胶、金属)进行过相容性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
蔡荣原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主要从事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技术研究、质量控制及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第一、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包材审评专家,全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97)委员、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技术委员会(SAC/ SC4)委员、第九届药物分析杂志编委。发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HIIR胶塞中IR含量》等论文四十余篇。参与编写、翻译《药品与包装相容性理论与实践》、《药品与包装材料相容性》、《浸出物和可提取物手册》及《欧美日药典药包材标准选编》等相关书籍。主持制定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五十余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课题工作。
-
金宏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资深专家从事药品、药包材品种检测、标准化工作三十多年,熟练掌握药品、药包材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已掌握绝大多数现代分析检测技术,能将其熟练运用于药品、药包材质量分析和控制。从事药包材注册审评、药品备案审评(核)十余年,熟悉药包材和药品生产、注册监管的各种法规和要求。参与制定国家药包材标准,受邀参加药品(涉及药包材事项)评审。从事药品注册、生产开展的现场核查(检查)工作。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
-
陆维怡美国药典委员会包装与流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美药典金属通则联合主席,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CNAS技术评审员。从事包材、辅料和质量研究工作近20年。2015-2016年曾赴国外相容性研究实验室进修,USP E&L工作组成员。牵头编写中国药典金属指导原则及配套通用检测方法和牵头合作起草USP<662>,承担及参与近40项省局级以上课题,参与翻译《欧美日药典药包材标准选编》,发表药包材相关专业论文近30篇,专利及专利申请8项等,授权发明专利3项。
-
蔡立荣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药用辅料重点实验室化学分析工程师, 201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9年直博毕业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兼任湖南省药用辅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主要从事药用辅料监管技术及元素杂质研究,新型辅料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主持药典委药用辅料元素杂质研究课题,主持中检院、湖南省科药基金、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课题多项,与企业横向合作课题2项,已申请专利4项,发表文章十余篇。
-
王少军江西省毒性饮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少军 江西省毒性饮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任职江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员工作;2008年,参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审评中心(CDE)过渡期品种集中审评工作。2012年,组建江西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2018年12月,被选举为江西省陕西商会副会长,2019年2月,担任科技评审专家;并承担国家多项课题其中有江西省重大新药创制1项,发表论文20多篇,带领的团队研制中药6类新药3项,中药新药5类1项,仿制及改剂型 100多项、工艺改进及辅料变更50多项。
-
岑国山美国药典委员会副总裁兼中华区总经理美国药典委员会副总裁兼中华区总经理
-
游一中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主任药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二级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感冒、哮喘、慢阻肺的防治科研,气雾剂推广等工作。近30年加入保护臭氧层及临床药学推广工作。曾获科技成果26项、专利8项,主编《中国药师海外游学札记》、《吸入制剂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临床药理学》等书籍。中国包联气雾剂专委会终身荣誉主任、中国颗粒学会吸入颗粒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1992年至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次获联合国环境署,美国环境署等奖状。
-
凌霄美国药典会中华区对外事务总监美国药典会中华区对外事务总监
-
于春梅山东力诺特种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标委会委员、山东药学会包装专委会委员、全国玻璃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TC178),从事玻璃行业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30余年。目前主要负责公司质量管理、标准化等工作:组织建立实施了ISO9001、ISO15378、ISO17025等体系并通过认证认可,有效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参与多项日用玻璃、药用玻璃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与修订。
-
孙春萌中国药科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中国药科大学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药学院药剂系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药用辅料和药物传递技术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计划等各类基础科研项目19项、企业委托课题18项;为国家药典委、国家药审中心等制修订行业技术指南和指导原则10余个。参编《中国药典》等专著4部、教材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
-
闫永辉香港奥星集团行业总经理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河北省制药粉体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主任,ISPE生产工程委员会会员。2003年加入香港奥星集团,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制药设备工艺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担多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项目文献及专利。
-
蒲小聪四川省药品检验研究院包装材料和药用辅料检验研究所副所长材料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长期从事药包材检验与质量控制、科研与标准研究工作。参与2025版《中国药典》药包材通用技术要求起草。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
-
贺毅中欧生命科学联盟名誉主席济南欧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博士,骨科医生,生物医学工程师,资深企业战略顾问。 首都医科大学医疗专业毕业;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硕士(生物力学);瑞士AO骨科基金会临床研修;巴黎高科-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Arts et Métiers – ParisTech)力学与材料学博士(生物材料);欧洲高商(ESCP-Europe)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多篇论文及综述在国际国内专业期刊发表,参与撰写骨科专著1部。 推动外科植入物国际交流,实现超净医用包装系统引进中国及本地化,促成中国产外科植入器械升级换代。关注人口老龄化,推动国际老龄产业合作。致力中欧生命科学交流,创立中欧生命科学联盟,主持筹办多届中欧生命科学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长期从事临床、科研、转化、生产及企业管理,具生物医学全产业链综合实践经验。 中欧生命科学联盟名誉主席,济南欧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法中整和协会执行主席,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理事,苏创联联席主席,中国科协特聘海智专家。
-
于磊百奥泰生物制药 高级副总裁目前就职于百奥泰生物制药并负责技术研发工作。多年的生物制药公司研发及管理工作经历(安进和礼来)。主要经验包括临床药物和商业化生物产品的工艺设计与改进,商业化生产技术支持与转让, 曾负责制定公司对临床和上市药研发的药学策略, 并具体对美国,欧盟及亚太地区的监管要求提供指导。也拥有在原料药和制剂工艺,产品商业化和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丰富知识及实践经验。美国注射剂药物学会, 制药科学家学会和国际蛋白质科学学会的资深会员。
-
殷志爽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监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监
-
刘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静脉用药评价与集中调配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医院管理研究所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药物经济政策专委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药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委员。
-
王晓玲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研究型病房常务副主任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研究型病房常务副主任、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总药师、北京药学会药品综合评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儿童用药专业组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儿童用药技术审评外聘专家、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儿科药学专家委员会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药物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罕见病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师协会妇儿专科药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合理用药协作组副组长等。 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及任务50余项,获批经费8000余万元。同时率团队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二等奖等。
-
崔占军输液行业专家,原某上市医药公司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研究产品三十余年,熟悉药品从研发、生产、营销以及使用的全产业链阶段;全程参与某输液先进技术的引进、国产化、营销、产品研究的全程参与,对输液行业发展、未来趋势、新技术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参与多个国家级别课题的研究和团体标准的制定。
-
顾小春东南大学国创平台秘书长博士,研究员.组织协调国家药监局药械组合审评机制的研究课题。在Cell Reports等杂志发表相关SCI论文20多篇,研究结果被F1000推荐阅读。负责承担国家863、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从事药械组合产品设计与开发;神经调制器械设计与机制研究。积极推动药械组合技术与。工智能结合的医工结合产业化发展。
-
乔云倩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检验员武汉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从事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和抗体药物药效学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创面敷料、导管等抗菌医疗器械的抗菌性能评价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
袁桂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疗器械包装专业委员会灭菌技术组组长施洁医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工厂总经理,在环氧乙烷灭菌行业有1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从2017年开始,为上海市食药监,江苏省食药监,天津食药监,四川食药监以及河南食药监进行环氧乙烷灭菌专业培训达千人次,在《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 医疗器械包装专刊发表多篇专业文章。
-
张云霞杜邦医疗产品组亚太区技术专家南开大学环境化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访问学者,拥有13年以上无菌制药,医疗器械及医疗包装相关领域工作经验,负责亚太区Tyvek®特卫强®产品在制药,医疗器械及医院无菌包装上的应用。
-
李全布安姆科全球医疗健康技术委员会中国区负责人安姆科全球医疗健康技术委员会大中华区高级技术专家、安姆科医疗健康事业部技术总监,长期致力于为器械和药品客户提供产品创新、技术攻关、法规注册、技术服务等各类解决方案和业务支持。
-
袁恒森医药及医疗器械包装产品行业专家包装材料硕士,负责医药及医疗器械包装产品应用及客户支持,在医疗器械、食品、药品包装行业从业十余年,熟悉各类包装材料加工及应用,对于材料在客户端的使用有着丰富的经验。
-
吴朝武活性与智能包装工业协会(AIPIA)中国首席代表吴朝武具有30年包装机械及相关产业经验,为了将传统包装产业注入新血,吴朝武接受荷兰活性与智能包装工业协会的授权,成为其中国首席代表,在既有的机械制造、组装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智能科技的元素,利用物联网、智能标签、RFID/NFC、传感器、印刷电子、柔性材料等技术,满足客户在供应链管理、防伪、温湿度监控、消费者互动等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包装解决方案。
-
陆维怡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业务室主任多年从事药包材检测研究工作,期间曾参与YBB药包材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近年也积极参与药典体系药包材标准的建设,主要承担药典委药包材密封性研究课题提高及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指导原则的起草工作。
-
高丽辉高丽辉 苏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资深主任工程师负责企业制剂药包材相关的材料筛选和容器开发工作。
-
谢诗桐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专业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健康效用测量、系统综述、医疗大数据分析、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欧洲生命质量学会(EuroQol Group)项目 2 项,省部级学会协会委托项目 30 余项;在 Lancet Oncology、 Lancet Psychiatry、Value in Health、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等领域内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 30 篇;受邀担任 BMJ Global Health、Value in Health、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等杂志审稿人;现任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中国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事业发展》、科学出版社《药物经济学》教材、译著《健康与医药领域的成本-效果分析》等多项工作。
-
刘玲 安莱博(江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CEO1992年移居加拿大,曾任职于诺华及默沙东等世界500强制药公司加拿大分公司,有海外近20年的药物研究项目,药物生产工艺和质量监控的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多次通过美国FDA和加拿大药监局的GMP检查,曾作为项目负责人,参加诺华全球供应链管理优化项目,协调公司各部门,取得生产供应链管理A级优秀证书。 2014年回国,参与德国拜耳公司全资并购滇虹药业项目,期间负责上海滇虹药业有限公司所有的业务运营,协助滇虹药业顺利完成并购。
-
许惠安莱博相容性研究负责人具有4年以上药包材、生产组件及给药器具相容性研究方面的工作经验,熟悉国内外药包材相容性研究及医疗器械化学表征的各种法规和注册要求。作为相容性负责人完成药包材相容性研究项目百余个,为众多药企提供了专业的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服务。
-
夏敏 苏州晶云星空制药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从事项目管理15年,临床行业项目管理多年,熟练掌握临床药品供应链、药包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将其熟练运用于药品包装设计、药包材质量分析和控制,擅长于项目管理和临床药物的包装设计。协助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梳理和强化的包装方案和运输流程,现于晶云星空担任高级项目经理,已为多家企业量身定制专属包装方案。
-
付沛林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药包材专家;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物分析专家;沈阳市科技项目审评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高端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沈阳市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优秀青年创新标兵;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大学,山东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医药包装--眼用制剂包装研究中心负责人;沈阳市科学技术局批准的“包材相容性研究”科技服务公共平台负责人;编写了国内第一部“药品与包装相容性理论与实践”书籍;编制了医药包装领域8个国家标准、7个行业标准;发表SCI和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
-
张磊 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分析高级总监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拥有20多年分析和生物制药质量研究经历,先后就职于上海有机所质谱中心,Agilent(GC/LC-FTMS),GE(CTC,AIMS)和三生国健药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任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析高级总监。专注于色谱、质谱和电泳类分析,以及生物药研发和生产不同阶段的质量研究和申报分析,特别是单抗药物的结构、纯度、杂质和E&L研究,和相应的标准制定。近年来,在国际著名杂志,如Anal. Chem., Anal. Chim. Acta., J. Chromatogr. A, J. Pharm. Sci., Anal. Bioanal. Chem., J. Pharm. Biomed. Anal.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7篇SCI论文。
-
盛伟红苏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资深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从事医疗研发工作近20年,具有药品,器械和药包材相关研发评价经验,熟悉各国药典和标准,多次参与药典标准提高,国行标及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
杨炜春费森尤斯全球实验室负责人费森尤斯全球实验室负责人,管理中美欧三地的分析实验室。具有20多年分析工作经验,涵盖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制剂分析、相容性研究和稳定性研究等工作内容。
-
盖潇潇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生物学评价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与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大课题和省重点研发课题多项;参与制修订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国家/行业标准多项;在生物医学材料检验领域发表多篇中英文文章。同时为ISO/TC194/WG19中国专家。
-
陈方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医疗器械包装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秘书长。从事药包材、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包装检验和标准化工作多年,全面负责医疗器械包装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建和秘书处管理、深度参与2025年版中国药典新药包材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工作。
-
周冲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副主任药师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副主任药师,国家级检查员。毕业后先在研发企业从事仿制药研发工作。后来到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其中,2015年至2017年被派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挂职。现为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审评一部主审审评员,主要从事已上市化学药品备案事项的审评工作。
-
栾园园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工程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94 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专家,主要从事药包材及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科研及标准化工作,熟悉国内国外法规政策,具有丰富的相关研究经验。牵头起草和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10余项,负责《中国药典》药包材微生物检测指导原则的标准拟定工作。
-
张芳芳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质量科研管理室主任美国药典委员会包装与流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美药典金属通则联合主席,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CNAS技术评审员。从事包材、辅料和质量研究工作近20年。2015-2016年曾赴国外相容性研究实验室进修,USP E&L工作组成员。牵头编写中国药典金属指导原则及配套通用检测方法和牵头合作起草USP<662>,承担及参与近40项省局级以上课题,参与翻译《欧美日药典药包材标准选编》,发表药包材相关专业论文近30篇,专利及专利申请8项等,授权发明专利3项。
-
郝鹏超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战略技术总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有机化学和毒理学双博士学位,副主任药师,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士企业导师。曾任职联合国毒品与犯罪总署(UNODC)有机化学和毒理学咨询师、SGS生命科学部高级科学家,管理E&L项目200余个药品品种,基因毒、残留溶剂、元素杂质及反向工程等药学质量研究项目620余个,是《上市药品包装变更等同性/可替代性及相容性研究指南》,BPOG 《X-射线辐照一次性系统的风险评估指南》起草人之一。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8项。
-
杨永健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原首席专家一级主任药师,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原首席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学药品制剂质量分析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化学药品第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英文版)》副主编等。主要从事化学药品质量标准研究。近年来承担或参与了近30项各级课题,完成5个全球基金项目,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上海药学科技奖等奖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CI论文14篇。出版译著3部。
-
佟振博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特聘教授东南大学教授、江苏特聘教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生物应用及系统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5年回国入选江苏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多相流仿真在药物递送及计算医学方面的研究,干粉吸入剂研究工作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在呼吸系统疾病紧缺的吸入药物装置方面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多篇高被引文章,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美国FDA吸入制剂评价方法研究项目主要参与人,中国吸入制剂指导原则制定专家组成员。CDE药物制剂质量研究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
-
任国宾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东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药物晶体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一直从事药物晶体工程技术研究,分别与国内知名医药企业合作,成功完成逾50个药物品种的系统固态化学研究及近20个药物品种结晶技术产业化开发和技术转移。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产业合作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30项。分别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张聪中国药学会制药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上海方予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制剂总监。专注吸入制剂研发及产业化,已获多项临床批件及生产批件,具有高难度吸入制剂国产化实施的丰富经验。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中国药典吸入制剂通则0111修订。
-
Jay Bhogaita阿普塔医药处方药肺部分支的业务开发总监负责制定肺部给药战略,尤其是与可持续性相关的战略,包括pMDI向更新、更低全球变暖潜值的抛射剂转变,以及探索可替代的创新技术。 此外,他还为阿普塔医药子公司 Nanopharm 的服务战略提供指导,以加快产品上市,尤其是仿制药的上市。 Jay在医疗器械行业拥有 30 多年的经验,主要专注于吸入领域。
-
魏刚复旦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委员、NMPA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药学学报》编委。 主要从事黏膜给药系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及生物大分子的修饰与递送研究。在Adv Drug Deliver Rev、Nat Commun、Nano Lett、Biomaterials、J Control Release、Acta Pharm Sin B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参加编写中英文专著与教材17部。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科研项目。申请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中国、美国和欧盟授权专利12项,其中多项与企业合作进行转化。主持研发的新制剂获得NMPA和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4项。
-
张爽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医疗行业技术经理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工作10余年,在工业CT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及市场分析能力。在医疗行业更是深挖客户痛点,了解客户需求,结合蔡司丰富的测量设备,为客户提供准确的质量解决方案。
-
赵术顺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2009年进入江苏中金玛泰技术质量部,先后从事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研发、技术等相关工作,经过长期对本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总结,同时积极与上下游行业进行经验分享、高效合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药包材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
-
张宇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执行副院长,主要从事眼部给药新剂型新技术的开发、口服固体制剂、高端宠物药的研究以及创新制剂的临床转化。作为负责人承担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2项;承担了多项新药的研发和申报工作,目前完成成果转让12项。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29项,以通讯作者在Nano Toda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CR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制剂工艺放大》等专著3部。曾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沈阳市科技进步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等多项殊荣。
-
朱必林江苏省医药包装药用辅料协会专家朱必林,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药监局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药监局化药杂质谱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审中心专家、江苏省市监局专家、CNAS评审员。从事药包材相容性研究以及体系管理工作。取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省级及以上刊物论文8篇;主持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7个,省药监局课题1个;参与国家药典委员会课题4个;参与药包材国家标准YBB全书编制;参与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标准编制4个。
-
刘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信息化部副主任中科院管理学硕士。在数字化顶层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数字化方案设计的主要完成人。曾担任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指导华强数智化丁基胶塞生产车间的建设。
-
王叶飞鸿运华宁(杭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药学部副总裁在生物医药CMC领域拥有近18年的经验,成功参与申报并获得30多个IND批件和后期药物生产申报,曾担任药明生物 (2269.HK),生物制药工艺开发BU副主任,创胜集团 (06628. HK),质量控制部负责人总监等职位;毕业于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医学硕士。
-
鲍书馨科睿唯安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事业部资深顾问拥有超过 10 年的制药行业经验,长期从事商务拓展工作,先后就职于国内领先的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擅长企业战略规划、资产组合管理及对外合作,为 10 多项海外项目的引进作出重要贡献,同时还参与公司投资、企业重组及融资事宜。目前负责科睿唯安解决方案的应用咨询和行业研究。鲍女士长期关注全球投融资和交易动态,连续多年为科睿唯安撰写《全球和中国生物医药交易纵览》,收到同行广泛关注。多次参与行业会议如 DIA 中国药物研发创新大会,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等并给予演讲报告。近期负责和参与的重磅行业研究还包括《亚太地区制药行业创新报告》、《寻找解决方案——中国的下一代肿瘤免疫研究》、《2020 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蓝皮书》、科睿唯安《Drugs to Watch》等。鲍书馨女士拥有药物化学硕士学位。
-
杨静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从事医药包装产品研发12年,一直专注于注射剂用橡胶密封件和非PVC多层共挤输液用膜的创新产品研制和技术开发。对创新注射剂包装整体解决方案和注射剂包装使用过程的问题诊断解决有深入研究,并参与了多个医药包装行业标准的编制。精通医药包装领域相关产品标准及法律法规,熟悉医药健康领域行业发展动态。
-
徐俊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药包材性能测试和适用性评价工作,具有较丰富的相关研究经验。目前承担中国药典部分药包材标准品种监护人工作,负责中国药典橡胶密封件通用技术要求相关标准的拟定工作。
-
常红微谱医药相容性研究技术专家上海包装技术协会制药工艺组件相容性标准参编签署人,E&L中国年会咨询委员会专家成员。拥有10余年药包材、组件、器具相容性研究及元素杂质研究经验,熟稔国内外相容性研究相关指导原则与法规要求。参与并负责的相容性研究项目2000个,成功推动了200余个项目的国内外申报。作为第五届E&L中国年会咨询委员会的专家团成员,她曾与英美等国际专家们共同为E&L年会提供专业意见,还屡屡受邀参与各行业高端峰会论坛并发表演讲,以专业智慧洞见行业发展趋势,为药包材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
吴朝武活性与智能包装工业协会(AIPIA)中国首席代表具有30年包装机械及相关产业经验,为了将传统包装产业注入新血,吴朝武接受荷兰活性与智能包装工业协会的授权,成为其中国首席代表,在既有的机械制造、组装的基础上,引进国内外智能科技的元素,利用物联网、智能标签、RFID/NFC、传感器、印刷电子、柔性材料等技术,满足客户在供应链管理、防伪、温湿度监控、消费者互动等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智能包装解决方案。
-
陆维怡 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业务室主任上海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业务室主任,多年从事药包材检测研究工作,期间曾参与YBB药包材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近年也积极参与药典体系药包材标准的建设,主要承担药典委药包材密封性研究课题提高及药品包装系统密封性研究指导原则的起草工作。
-
高丽辉苏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百特医疗研发中心资深主任工程师,负责企业制剂药包材相关的材料筛选和容器开发工作。
-
谢诗桐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专业博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健康效用测量、系统综述、医疗大数据分析、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项、欧洲生命质量学会(EuroQol Group)项目 2 项,省部级学会协会委托项目 30 余项;在 Lancet Oncology、 Lancet Psychiatry、Value in Health、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等领域内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 30 篇;受邀担任 BMJ Global Health、Value in Health、Quality of Life Research 等杂志审稿人;现任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药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编委参与编写《中国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事业发展》、科学出版社《药物经济学》教材、译著《健康与医药领域的成本-效果分析》等多项工作。
-
Steven Hammond辉瑞连续制造项目负责人-辉瑞连续制造项目负责人 -国际过程分析与控制论坛(IFPAC) 科学委员会成员
-
Yang Liu美国药典委员会成员-美国药典委员会成员 -高级科学家,通则科学联络官
-
李文龙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致力于中药质量控制和中药制药工艺研究 -陆婉珍近红外光谱奖青年奖获得者
-
David Wandrey 美国Thomas公司包衣技术专家- 超35年制药设备设计、建造及工程管理技术经验 - 2019年加入美国Thomas公司
-
张鹏飞香港奥星集团 研发中心-电气设计主管-专注电控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与研究 -丰富的连续制造自动化系统设计实战经验 -参与编写高等院校教材并主持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
瞿海斌 浙江大学药学院 教授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Sebastian Sowinski德国Sentronic 连续制造PAT技术应用专家 德国Sentronic 连续制造PAT技术应用专家
-
于磊 百奥泰生物制药 高级副总裁目前就职于百奥泰生物制药并负责技术研发工作。多年的生物制药公司研发及管理工作经历(安进和礼来)。主要经验包括临床药物和商业化生物产品的工艺设计与改进,商业化生产技术支持与转让, 曾负责制定公司对临床和上市药研发的药学策略, 并具体对美国,欧盟及亚太地区的监管要求提供指导。也拥有在原料药和制剂工艺,产品商业化和生命周期管理方面的丰富知识及实践经验。美国注射剂药物学会, 制药科学家学会和国际蛋白质科学学会的资深会员。
-
杜振霞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色谱-质谱等分析仪器的管理及功能开发,开展了医药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等相容性的研究,构建了医药包装材料E&L的液质联用分析的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实现E&L的快速筛查。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十三五重大专项等项目,并于很多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论文80多篇;完成专著2部,参与编写专著三部。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外聘专家。
-
张海坤迈得业务拓展总监2010年加入迈得,历任区域经理、大客户经理,现任迈得业务拓展总监。拥有13年以上医疗自动化设备及相关行业经验,参与多项医用耗材智能制造系统项目,从研发、制造到交付的执行落地全过程参与,熟悉生产工艺和产品本身技术要求,对医疗自动化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现负责maider公司国内业务及新产品技术应用推广。
-
任红贤艾特申博总经理曾经担任瑞士科莱恩医疗事业部亚太区研发、工业化与项目总监。2022年创立艾特申博和森恩博并担任艾特申博与森恩博总经理。拥有超过20年的装置设计、精密模具开发经验,成功开发过13个复杂给药装置,其中4个装置已经成功通过6次正式PK-BE。发表SCI论文7篇,主导申请专利超 100 多项,参与2025版药典《吸入制剂包装系统指导原则》的起草。熟悉药械组合产品开发的关键点。
-
田剑书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亚太区产品技术专家从事医疗健康材料和产品开发超过10年,在多种材料性能对比和医疗应用具有丰富经验。目前负责医疗健康客户的产品技术支持和应用开发,结合各材料研发中心提供解决方案。
-
赵光涛新劢德董事长、创始人深耕于欧美专利药和高端仿制药的包装与药物递送系统,聚焦药物递送系统开发和高端医疗器械耗材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具备出色的领导力,前瞻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战略执行力。 上海医药集团医药物资供销公司副总经理,担任中国最大的药用塑料瓶制造副厂长。10年制造与技术经验,大型国有企业经历。 欧美功能医疗包装材料事业部(欧洲上市)中国区执行董事,亚太区总监,基本从零开始,直接操盘高端功能性医疗包装产品的研发,药包材许可证,团队组建,制造扩展,收购同行与整合等重大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历经多个投资方:德国南方化学,瑞士科莱恩,美国华尔街阿森纳资本。12年总经理(利润中心负责人),跨国外企亚太区核心决策岗位,多年常熟市亩均纳税前十名。 常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国药包材协会专家;国家药品包装材料标准和指导原则起草者。 创建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药物递送装置(器械)领域,实现进口替代!
-
蔡立荣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药用辅料重点 实验室化学分析工程师 湖南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药用辅料重点 实验室化学分析工程师
-
李美玲南京威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 从事制药行业、药用辅料行业生产、质量管理工作17年,涉及无菌制剂、口服固体制剂、原料药、药用辅料等品种,曾参与EXCiPACT GMP标准附录(增补符合中国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条款)制定,对药用辅料体系搭建及推行上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
李同杰协会副会长、青岛益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益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志强 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研发经理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长期从事植物胶囊生产研发工作,对植物胶囊生产工艺、应用场景等方面有着较为系统的了解。现拥有4篇发明专利及10篇实用新型专利。
-
毕勇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IPEC中国理事(2018-2022)。主要从事药用辅料新产品研发、工艺技术设计和辅料功能性应用研究,熟悉辅料行业法规和产业政策。承担完成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硅化微晶纤维素、空白丸芯、硬脂富马酸钠等新型药用辅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参与国家药监局项目“药用辅料功能性指标的研究”,以及“药用辅料适用性研究指导原则”、“药用辅料功能性相关评价方法的建立”等国家药典委课题,带领团队牵头筹建“药用辅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合理选用药用辅料助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药用辅料应用”研讨会。获得发明专利8项,申请国际专利1项。
-
蒋琼肖特玻管(浙江)有限公司董事肖特玻管中国区销售与市场总监,兼中国医药包装协会行业标准委员会委员。蒋琼女士2002年加入肖特中国,曾在多个事业部任职,参与多个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开发与拓展。2006年加入肖特玻管事业部,负责中国区药用玻管业务的市场拓展及销售工作,搭建并带领中国区团队致力于推进中性硼硅玻璃在中国医药包装行业的应用和业务增长。
-
史福科 博士肖特集团药用玻璃首席专家、产品管理和科学服务部门总监史福科博士毕业于德国波恩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化学系,在德国波恩大学和加拿大弗雷德里克顿新不伦瑞克大学完成无机化学博士论文并取得博士学位。在化学行业从业一段时间之后,史福科博士作为技术和药用玻管应用的科学顾问加入肖特公司。自2018年以来,史福科博士是欧洲PDA注射药物包装科学计划委员会的委员。
-
史丽萍 肖特医药中国区市场经理毕业于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超15年世界500强企业市场与业务开拓经验。 擅长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和项目管理。
-
汪雅娜 博士 肖特医药特种注射剂瓶亚太区业务拓展经理毕业于德国凯姆尼茨工业大学化学系,并于2013年取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汪博士具有生物材料背景,在制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对药物包装容器有深入研究,包括趋势分析、创新技术,如镀膜瓶、预灌封容器及防脱片等方面的研究。
-
王磊 肖特医药亚太区业务拓展经理研究方向是高分子聚合物在医药以及医疗器械无菌包装的应用,曾供职于多家欧美企业拥有10年以上的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目前担任肖特医药亚太区商务经理,负责肖特TOPPAC®产品在医药包装行业的亚太市场策略制定以及产品线拓展。
-
姜兆刚 肖特医药销售经理姜兆刚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医药行业从事技术销售工作,有超过18年的行业从业经验。目前任职肖特医药销售经理,负责肖特医药初包装产品的相关销售工作,以及肖特玻璃预灌封注射器中国区的业务拓展及协调。
-
李云涛康宁商务技术经理多年从事玻璃药包材的法规和技术工作,参与国际、国内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精通国内外玻璃药包材的技术和法规沿革和要求,以及创新制剂的需要和应用。
-
沈永山东省医疗器械和药品包装检验研究院化学分析评价中心主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材料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ISO/TC194/WG14、WG15工作组专家,主要从事药品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评价和化学表征工作;主持及参与国家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课题多项;主持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多项。
-
张金云宁波正力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技术专家负责产品性能改进、检测及新产品/新材料研发。承担多项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负责多项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工作。
-
王增明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增明,博士,主要从事3D打印技术药物及缓控释技术药物研究。承担智强青年人才基金及军队、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近五年发表论文5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1篇(SCI论文1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9项),PCT专利2项,参编论著1部。主导完成十余个品种的研发及转产,获3项生产批件,3项临床批件。
-
Raffaele Pace斯蒂瓦那托集团亚太区高级副总裁Raffaele Pace, 斯蒂瓦那托集团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Raffaele是一名持证工程师,拥有机械工程MBA和硕士学位。他在复杂设备和生产线的制造方面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 他的职业生涯始于研发顾问;2006年,他受聘于Sidel(一家领先的PET、罐头和玻璃包装饮料、食品、家居和个人护理设备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担任研发设计师。然后,他专注于产品战略、开发计划、产品管理、工程和投资组合管理,多年来负责不同的职位,职责不断增加。2017年,他被任命为Sidel所有设备和生产线的产品和平台管理及数字化副总裁。 2020年初,Raffaele加入Stevanato集团,目前是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
Andrea Salmaso斯蒂瓦那托集团法规和科学事务经理Andrea Salmaso拥有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药学院药学系的药学学位。他是ISO/TC76/WG2肠外药物及注射剂用刚性容器系统及相关配件的成员。 在制药行业和医疗器械领域拥有长期的质量保证经验后,他加入了斯蒂瓦那托集团,担任预灌封注射器生产的QA经理。他现在是法规和科学事务经理。
-
李楠斯蒂瓦那托集团业务副总监曾就职于世界500强金佰利公司,负责制药产品线全国的销售工作,在医药领域有着10多年的从业经验。自2016年加入斯蒂瓦那托集团,现任客户经理一职。在玻璃内包材领域,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市场趋势。
-
潘家寅斯蒂瓦那托集团业务副总监东南大学MBA,2014年加入斯蒂瓦那托集团,现任中国区销售副总监。近十年的药品包装行业的市场开发及销售经历,从药用玻璃包材到灯检机、后包装设备,以及给药装置的联合开发,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
杨志远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制药工程硕士。曾任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任职7年,负责包装生产线的管理,包装设备和包装生产线的引进项目。 现任职于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14年工作经历,先后负责包装车间管理、质量体系管理、采购管理。
-
王一哲杭州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外贸部总监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2009年加入杭州塑料工业有限公司,现任公司外贸部总监,主要负责国际业务拓展和管理、国际制药企业的商务工作,具备丰富的口服固体制剂包装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
-
李勇西安环球印务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包装销售总监2008年加入西安环球印务股份有限公司,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环球印务药品包装销售总监,服务过齐鲁制药,山东新华、吴太感康、安斯泰来、辽宁成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具备丰富的从业经验。
-
王露露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合规主管化工工程师,就职于江苏中金玛泰医药包装有限公司,曾从事药包材技术研发工作,现任质量保证部合规主管,主要负责药包材产品注册、法规事务、合规体系标准建立与管理等。
-
丁志祥苏州胶囊任职于业务发展经理毕业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具有制药行业多年的从业经验,目前在苏州胶囊任职于业务发展经理,专注于为企业药品研发提供解决方案。
-
吴力群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浙江大学高分子专业毕业。25年以上医用高分子医疗器械行业工艺、法规、研发工作经历,组建多家医疗器械公司,长期任职于国际知名日企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医药解决方案事业部技术负责人。全国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6)委员(参与过多个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高分子分会专家组成员。
-
余新华全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编审。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监局标管中心)医疗器械标准管理研究所原所长。2010年以来,从事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及分类、命名、编码和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研究工作。
-
徐聪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温州医科大学毕业,一直从事于临床科研、医药医疗服务行业。
-
吴婷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美市场部经理毕业于浙江大学护理系,曾任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辉瑞投资有限公司。
-
朱杰OPTIMA中国制药行业销售总监OPTIMA中国制药行业销售总监
-
王周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某知名日企有过20多年医疗产品研发经历,先后成功研发了鼻胃肠管、螺旋形鼻胃肠管、留置针、造影留置针(国内首款)、血液分注器、OBI、Midline等产品,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研发、工程开发、设计管理、项目管理的经验。
-
陈新蕾杭州钱塘隆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副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相关工作,近期致力于药物给药的新途径研究。
-
吴昊沈阳药科大学 副教授博士,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博士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德分校化学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制剂生产工艺优化、处方筛选及解决蛋白质制剂稳定性相关问题。